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资讯分类

24小时打通55年信息屏障 看“141”体系如何帮我们为烈士寻亲

  • 分类:员工风采
  • 作者:小编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2-06 22:09:2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蒋华英等来了父亲牺牲时的具体细节,等来了父亲长眠地的墓碑照片。照片中,蓝天白云下,黑底金字的石碑矗立在红瓦白墙的烈士陵园内,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

24小时打通55年信息屏障 看“141”体系如何帮我们为烈士寻亲

【概要描述】  蒋华英等来了父亲牺牲时的具体细节,等来了父亲长眠地的墓碑照片。照片中,蓝天白云下,黑底金字的石碑矗立在红瓦白墙的烈士陵园内,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

  • 分类:员工风采
  • 作者:小编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2-06 22:09:24
  • 访问量:

  蒋华英等来了父亲牺牲时的具体细节★,等来了父亲长眠地的墓碑照片。照片中,蓝天白云下,黑底金字的石碑矗立在红瓦白墙的烈士陵园内★★,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

  蒋必清烈士之墓“我曾无数次想过,父亲的坟是不是早已无人问津,四周荒草丛生,现在看到这张照片,感觉一下就安心了。”蒋华英看着照片,一瞬间百感交集,声音呜咽。她说★★★,老公和儿子都答应她,条件允许了会陪她去西藏找父亲的墓地,现在不用找了,可以直接去洛隆看他。

  “通常要求网格员在24小时内反馈,但是这次因为我了解情况,就没有发动网格员,所以几分钟就完成了任务。”石继凤说★★,利用网格开展和推进工作如今已是常态,★★★“为烈士寻亲”利用网格找人是很简单的“小活★★”,越是数据量大★、工作量大的事情★,★“141★★”基层智治体系的运转效果越明显。

  一应信息核对无误,唐能富把相关情况整理好★★★,反馈给崇龛镇民生服务板块工作人员★,总用时不到20分钟★★★。

  这次为烈士寻亲的起源,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洛隆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于11月14日晚发布的一篇名为《49位重庆籍烈士★★★:★★“重庆亲人,你们在哪里?★★★”》的稿件。稿件发出到信息对接完成★,总计不到24小时,与蒋华英情况类似的,还有另外三家烈士亲属★★。24小时打通55年信息屏障,如此高效的寻亲是如何完成的?当代党员杂志社记者前往潼南了解了具体细节★★。

  “这项工作现在依旧在做★★★,有新的信息我们随时在增补,目前可以说做到了潼南籍烈士的全收录、全覆盖★★★。”潼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后续如果能收集到烈士的照片,还要作更进一步地丰富完善,让烈士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也让后人能够更好地缅怀和纪念。

  蒋华英在等,等关于父亲的消息★。55年前,1969年9月1日★★★,蒋华英出生;同月,蒋华英的父亲蒋必清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坝县执行任务时牺牲★★。父亲留给蒋华英的只有一张革命烈士证明书存根,照片都未留下一张★★★。55年间★★★,蒋华英和家人一直想找蒋必清的长眠之地★★★,却不知该如何找起。

  重庆潼南★★★,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2019年初,潼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伊始★★★,为深挖红色资源,把梳理完善潼南籍烈士信息作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并在系统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各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迅速开始了挖掘故事、收集文物工作★。

  当时,潼南区故里管理处正在筹备烈士英名墙的提升改造工作,潼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便联合故里管理处和当地档案部门一同梳理潼南籍烈士档案存根,增补英名墙上的烈士姓名,同时完善了烈士的出生年月、家庭地址、牺牲地点等信息,形成新的电子档案★★。

  在网格间扩散的找寻烈士亲人的通知,是14日晚潼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工作人员发在“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交流群”里的。《49位重庆籍烈士:“重庆亲人,你们在哪里?”》稿件发布后,潼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开展寻找工作,通过“141”基层智治体系★,根据烈士籍贯中的乡镇街道信息★,各镇街退役军人服务站暨民生服务板块迅速借助网格开始找人,第二天便收到了丰富的信息反馈★。

  11月16日★★,蒋华英一直在等,等潼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桂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上门告知她更详细的关于父亲的信息。

  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褒扬纪念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4小时内找到烈士的亲人,和前期大量基础工作的积累是分不开的★★★。“烈士寻亲”问题的出现主要是信息匹配度不够造成的,同时也和当时的年代背景有关★★★,比如地方和部队之间存在信息差,当时社会条件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持续大力度开展收集整理相关工作,烈士的基础信息得到了极大丰富和完善★★。“潼南是工作扎实的区县之一★★,如今在重庆,不仅做到了烈士一人一档,对烈属还实行一对一帮扶机制★★。”

  11月15日,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联系蒋华英,告知她已找到蒋必清烈士的安葬地点。突如其来的电话★,让蒋华英有些手足无措★★★,以至于不太敢相信消息是真的。

  采访结束,蒋华英的心情也渐渐平复,她十分慎重地把父亲墓碑的照片转发给了儿子★★★:“外公的墓找到了★★,在烈士陵园里,修得很好★。★”

  正是这样一项提前的工作,建立起了一个信息完备的数据库★★★。49位牺牲在昌都洛隆的重庆籍烈士的信息发布后,两组信息如同两个精密的齿轮,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使潼南籍烈士的籍贯信息精确到了乡镇街道一级★★,于是才有了第二天一早唐能富、石继凤等村支书收到的找人信息★★,才有了蒋华英15日接到的那通令她激动不已的电话。

  姓梅★★★,昌字辈,唐能富迅速锁定了核查方向——刚巧家在梅家沟的梅昌文★★,其大哥就是入伍当兵牺牲在了西藏★★★。赶到梅昌文家一问,梅昌文很快就找出了大哥的烈士证,烈士的名字正是梅昌国。

  和蒋华英一样,曾昌双、梅昌国、陈孝全三位潼南籍烈士的亲人也均表示要去西藏昌都的洛隆县革命烈士陵园祭扫★。四个家庭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将家中的烈士作为教育子女的榜样★★,让烈士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在家族中传承★。蒋华英的儿子廖镇涛更是在20岁那年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

  客厅不大,二十几平方米的空间★★★,蒋华英已不知走了多少圈;时间不长★★,短短十几个小时,蒋华英此前已期盼了55年★★★。

  11月16日,当代党员杂志社记者和潼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一起逐一拜访了四位烈士的亲人★★,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会介绍:“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葬在烈士陵园的烈士不能迁墓回老家,但是亲人前往祭扫的交通费和住宿费可以报销★★,近年来国家更加重视这一工作★★,保障力度很大★★。”

  “接到桂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电话,我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觉。”蒋华英如是说。

  蒋华英接到的电话也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打来的★★,桂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收到社区反馈回来的信息后,第一时间就联系了蒋华英,并告知蒋华英找到了其父亲的安葬地点★★。

  曾经的崇龛红星,部分位于如今潼南区崇龛镇古泥村辖区内★★。要找人★,唐能富脑海中迅速筛查起来。作为古泥村的村支书,同时也是当地的网格长,辖区内808户、2627人★★★,哪家哪户有点什么情况,唐能富总能很快掌握,烈士家庭这类特殊情况★★★,他更是了如指掌。

  “陈孝全烈士,原梓潼东风人,曾昌双烈士,双江人★,蒋必清烈士,原梓潼东风人,梅昌国烈士★,崇龛红星人,请以上镇街核实并寻找亲人。”11月15日上午,刚赶到梅家沟准备开展进村入户工作的唐能富,手机里弹出一条消息★,消息来自崇龛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暨民生服务板块工作人员。

  24小时打通55年信息屏障,不仅★★“141★★★”基层智治体系发挥了明显效果,潼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了多年的一项工作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这项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潼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石志建介绍★,经过核查,此前烈士英名墙上没有名字★★★,但档案馆内有资料存根记录的烈士,他们全部进行了统计梳理★★★,同时还采取联系相关战友、查询民政部门发放待遇记录等方式★,确保信息准确★★,最终层层上报,在中华英烈网上进一步完善了潼南籍烈士的信息。

  无独有偶★★★,与唐能富相同,双江镇仙鹅社区党支部书记石继凤也接到了同样的任务★★。同样任社区网格长的石继凤清楚记得,社区内曾昌禄的大哥就是牺牲在西藏的烈士★★★。石继凤直接打电话确认了情况,之后便将信息反馈给了双江镇退役军人服务站★★。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Copyright © 浙江利来老牌国际最老牌的网站,利来老牌国际官网app,利来国国际APP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served. 浙ICP备17039589号